God said to Moses, "I am who I am. Here is what you must say to the Israelites. Tell them, 'I am has sent me to you.' " Exodus 3:14

2010年3月8日

一位幽默大師的信仰之旅~林語堂

他一生尋求真理,從中國的哲學到西方的存在主義,從東方的佛教到西方的各種思想和基督教,最後他在基督的榮光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。


  • 「我獲得宗教(按:指基督教),走的是一條難路,而我以為這是惟一的路;我覺得沒有任何其他的路是更妥當的,因為宗教自始至終是個人面對那個令人震驚的天,是一種和神的事;它是一種從個人內心發出來的東西,不能由任何人來『給與』。」~林語堂
  • 「耶穌的世界和任何國家的聖人、哲學家及一切學者比較起來,是陽光之下的世界。」太陽升起,所有的燈光都可以吹熄。「在耶穌的世界中包含有力量及某些其它的東西-----光的絕對明朗,在這裡沒有孔子的自制,佛家的心智分析,或莊子的神秘主義。耶穌說出對上帝最圓滿的認識及愛心。他的教訓是屬於一個和已往的教訓不同的等級。」......「比耶穌更偉大的人將永不會產生。」~林語堂

塵世是惟一的天堂


林語堂的父親是位窮牧師,而岳父是福建廈門的銀行家,兩家家境貧富懸殊。林語堂是上海聖約翰大學出類拔萃的高材生,曾在一次典禮上四次上臺領獎,開創了學生得獎的紀錄。他的妻子廖翠鳳看上了林語堂的才華。訂婚前,母親提醒女兒說:「你覺得怎麼樣?林牧師家裡是沒有錢的。」但女兒卻堅決又得意地說了一句令人吃驚的話:「窮有甚麼關係?」林語堂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前,就和廖翠鳳在國內一座英國禮拜堂裡舉行婚禮,但他那時候還沒有真正的接受基督。

他到美國學習後,又到德國留學,廖翠鳳則陪伴在側。從此,他們恩愛與日俱增──雖然是輾轉漂泊,但卻甘苦與共,相扶相攜地走過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。1923年後,林語堂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。1932年起,他主編多種刊物,並提倡幽默文學,被譽為「幽默大師」。

林語堂在40歲時,曾用他銳利的詞鋒強調「沒有永生」、「沒有天堂」、「塵世是惟一的天堂」。凡是不相信基督而看過林語堂的著作《生活的藝術》的人,都認為他有淵博的知識、敏銳的思想和獨特的見地,並且佩服他那種入世而清醒的哲學。那時候,他相信死亡就是整個生命的結束,並強調我們只有這「一生」,而沒有「永生」。他認為這樣是很好的:因為當人知道壽命的有限(當時很少人能活到70歲以上),他們便會把生活重新調整,在現實的環境之下,儘量過著快樂的生活。但是,過著這樣的生活,心中卻缺乏終極的關懷,人必會容易感到困惑、猶豫、徬徨、失望和灰心。

但是20年後,這位自稱「異教徒」的林語堂,終於肯定了基督教是一個特殊的領域──基督發出的威嚴大光,使他變成了基督徒。我們可以想像,這位學識淵博的幽默大師,忽然推翻了他那「塵世是惟一的天堂」的信念,而相信永生,一定是有他的道理。


基督是惟一的路


林語堂在《信仰之旅》(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,原著是用英文寫作,書名是From Pagan to Christian)一書的序言中說:「我獲得宗教(按:指基督教),走的是一條難路,而我以為這是惟一的路;我覺得沒有任何其他的路是更妥當的,因為宗教自始至終是個人面對那個令人震驚的天,是一種和神的事;它是一種從個人內心發出來的東西,不能由任何人來『給與』。」他一生尋求真理,從中國的哲學到西方的存在主義,從東方的佛教到西方的各種思想和基督教,最後他在基督的榮光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。

林語堂在《信仰之旅》一書中說:「30多年來,我惟一的宗教是人文主義,相信人有理性的指引就甚麼都不假外求,而只要知識進步,世界就會自動變得更好。可是在觀察20世紀物質主義的進展後,我發現人類雖然日益自信,卻沒有變得更好。人愈來愈聰明,卻也愈來愈缺少在上蒼之前的虔誠謙恭。我不知不覺地逐漸轉向童年時代的基督信仰。我好像初次悟道一樣,重新發現基督的教訓簡明純潔得無以復加。沒有人說過像耶穌那樣充滿憐憫的話:『父啊,赦免他們!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曉得。』(路23:34)或者如此微妙玄通的話:『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,就是接待我。』(太18:5)這是多大的啟示!是不可比擬的教訓!我極受感動,覺得這是主的教訓。我的探索圓滿結束了!

神不再是無形的,祂經由耶穌變成具體可見了……聖經中有耶穌溫柔的聲音,同時也是強迫的聲音,一種兩千年來浮現在人瞭解力之上的聲音……

耶穌傳達了對神的直接認識和愛慕,而進一步把對神的愛和遵守祂的誡命,就是彼此相愛的愛,視為相等……把耶穌放入一切人類教師中,祂那種獨特的、炫目的光是從哪裡來的呢?是來自祂教訓的態度和聲音,及來自祂個人的示範。」


耶穌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

林語堂說,耶穌和其他賢哲相比,就好像太陽與蠟燭。他說:「耶穌的世界是陽光之下的世界,我們都願走進這個世界,沐浴神慈愛威嚴的大光,驅趕我們心靈中的矇昧,再造一個智慧和豐盛的生命。」他讀著耶穌的話,就跪下來說:「你是我的救主,我的主。」是耶穌的愛─即宇宙之主的愛,打動了他。

林語堂在佛、道、儒、基督教等多種思想中遨遊、碰撞,最後選擇和認定基督教是絕對的真理、惟一的真理。傳統的中國文化的價值觀是由佛、道、儒三家所塑造,雖然它們有可取之處,但更有不足之處。主要的問題是對人的罪性認識不足,總認為可通過教育、修養來改造。聖經告訴我們,人不能自救,必須通過主耶穌的救贖才能得救,才能得到新生命。當人藉著聖經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、世界觀時,精神和物質必然會發生極大的飛躍。

林語堂晚年時的領悟,也是許多知識分子尋道者共有的經驗。他們在追尋真理的道路上跋涉千山萬水之後,終於發現道路、真理、生命的答案就在耶穌基督身上。耶穌在世時,每一位跟祂接觸的人,都因祂的言行而自己有所改變。要不就拒絕祂,要不就接受祂;要不就反對祂,要不就降服在祂的主權下。祂所帶給人類的不是一種新宗教,而是一種新生命。這生命使人與永生的神結合,從神那裡領受無盡的智慧、能力和慈愛,這不是任何以人為中心的哲理、宗教所能比擬的。正如林語堂所說,建立個人與神的關係,是基督教的特質,耶穌基督正是建立個人與神關係的惟一道路。兩千年來,有無數古今中外的人士已對這獨特的基督作了最正確的抉擇,他們一生因而變得截然不同。有人說:「中國的知識分子容易把基督教當迷信,而一般群眾又容易把迷信當宗教。」


踏上信仰的探索之路

2000年5月4日,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庸教授看了《信仰之旅》後說:「這本書是林語堂個人對宗教哲學的探索歷程。他不抱任何先入為主的成見,客觀地探討各派宗教哲學,最後冷靜地選擇了基督。他完成了他想要走也應走的探索信仰的漫長歷程,實現了信仰昇華。這本書是他對自己思想歷程的剖析,由於他學識淵博,雖說是信筆寫出,但所提出的問題、引用的論據和闡釋的道理,都包含著極深刻的學術性,竟使它成為研究宗教哲學的學術專著。政治秩序必須建立在社會秩序之上,而社會秩序必須來自個人的修養。」法律絕對不是萬能的,如果執法者的個人素質太差,無論是多麼健全的法律都會變成一張廢紙。我們是否應到那個「剩餘區域」(按:指人類知識所不可及的宗教信仰)裡去探索呢?人活著應該有個精神支柱,應該有個正確的信仰和高尚的理想,這個理想也許是畢生不能實現的,但只要能排除外界的幹擾,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尊嚴而不斷探索,他就是一位可敬的人。林語堂的信仰是深層次的信仰,其思想境界是高尚的。來吧,朋友們,讓我們離開那安逸、舒適的生活之路,踏上艱辛的探索之路,去尋求更深層次的信仰吧!


more

沒有留言: